

合肥,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徽省省會,因淝、施二水交匯而得名,全省政治、經濟、文化、信息、金融和交通中心,合肥位于安徽省正中部,長江淮河之間、巢湖之濱,具有承東啟西、貫通南北的重要區位優勢,是國家級皖江城市帶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核心城市、長三角城市經濟協調會城市。
合肥市轄瑤海區、廬陽區、蜀山區、包河區、肥東縣、肥西縣、長豐縣、廬江縣,代管縣級巢湖市,并賦予合肥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、合肥經濟技術開發區、合肥新站綜合試驗區、合肥巢湖經濟開發區市級管理權限。土地面積達1.14萬平方公里,常住人口達755萬人,占全省總人口的12.6%。其中,城鎮人口達486萬人,鄉村人口266萬人,城鎮化率達64.6%
合肥市位于安徽省中部,北緯31度52分、東經117度17分。長江淮河之間、巢湖之濱,通過南淝河通江達海,具有承東啟西、接連中原、貫通南北的重要區位優勢,東與滁州市、馬鞍山市、蕪湖市毗鄰,南與安慶市相連,西與六安市交界,北與淮南市接壤。合肥位于國內外產業和資本加快向內地尤其是長三角轉移的第一站,在全國內地省會城市中,是靠海最近的城市。合肥貫通南北,連接東西,緊鄰長三角經濟圈,是沿海的腹地、內地的前沿。
著名景點: 逍遙津、包公祠、三河古鎮、巢湖、明教寺等
古剎寺廟
龍泉古寺、明教寺、包公祠、寶蓮禪寺、城隍廟、姚公廟、月潭庵、開福寺、吳王廟、西廬寺、慶復禪寺,清真寺、甘露寺、龍云寺、蓮花庵、大關音庵、馬正廟、馬政寺、大山廟、長寧寺、長樂寺、藥王廟、李公祠等。
自然景觀
湯池溫泉、桴槎山、豐樂生態園、紫蓬山、舜耕山國家森林公園、圓通山、四頂山、周公山、大蜀山、雙鳳湖旅游度假區、冶父山森林公園,岱山湖、大圩都市農業公園、臥龍山、濱湖森林公園、佳州生態園、大張圩森林公園、白馬山、南艷湖、翡翠湖、天鵝湖等。
高速:
擁有206國道,312國道,合肥繞城高速(G4001),京臺高速(G3),滬陜高速(G40),滬蓉高速(G42),合蕪高速(G5011),是全國重要的公路樞紐。
機場: 合肥新橋國際機場
火車站: 合肥站、合肥南站、合肥西站等